“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相信很多孩子都会背,但是我小时候真正意识到要尊敬爷爷、奶奶的定义是从巴掌上学来的,这事儿还要从幼儿园时期一次洗脚丫的经历说起。老话儿说“隔辈亲”,爷爷对我就是无限宠爱,因为爸妈工作忙的缘故,爷爷家就是我肆意妄为的天地。有次晚上洗完脚丫,我伸伸手冲着爷爷说“给我拿过擦脚布来”,没想到对我来说稀松平常的一句话,竟然招来了老爸的一记耳光。我惊恐又委屈的看着平时慈祥的父亲,他却严厉的教育我说“怎么和爷爷说话,让长辈帮忙要先叫尊称知道么”。我哭得稀里哗啦,爷爷奶奶也过来责难父亲,批评他不应该对我这么严厉。现在想起来,虽然当时好几天不和爸爸说话,以至于他学会了变好几种魔术逗我开心,但是父亲的严厉教育还是在我心里还是埋下了小小的种子,求人帮忙先叫尊称,遇到长辈热情招呼,后来,自然而然就长成了“尊重长辈、礼貌待人”的大树了。
其实在儿时的记忆中,这是爸爸唯一一次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更多的影响是来自于爸妈的言传身教。每个孩子都是喜欢黏自己的父母,我也不例外。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由于工作忙,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我委屈着抱怨,问他们今天的工作做不完就不能明天再做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工作”妈妈笑着对我说。是啊,印象中爸妈就是这样的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抓紧时间完成,“今日事今日毕”是他们信奉的工作准则。从那以后,晚上回家我都是写完作业再和小伙伴玩,工作中也是能今天完成的任务绝不拖到明天。现在想来,爸妈送给我最贵重也是最难得的礼物莫过于他们为人处世的品格了。
俗话说得好,“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老爸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喜欢修理东西,喜欢研究机器,喜欢和金属打交道。大到用废弃零件做的变形金刚,中到家里的搬家装卸机,小到用雨刮器做的擦地神器,真的是数不清多少次你想帮他申请专利。给我和妹妹做过的玩具更是千奇百怪,什么高跷啊,筷子猴,滑板啊,弹簧鸡啊好多好多。小的时候羡慕别的爸爸有钱,长大了感谢自己爸爸有才。妈妈的手巧程度更是不在话下。年轻时候因为工作误伤了自己的四根手指,所以妈妈的右手只剩下大拇指和疤痕累累的手掌,但是她是那种让你忽略掉她手受过伤的人。右手不行她就学着用左手干活吃饭,家里的美味佳肴总是出自她手,小时候给我织的毛衣更是花样百出,惹得同学们好生羡慕。前几年流行十字绣,她更是连月绣了好几副大作,以至于我会忽略了那倒疤痕,最蠢的一次竟然送她手套作为礼物。但是回头想想,这不正是妈妈坚强能干、心灵手巧的缘故么,以至于连做女儿的都忘记她那仅仅从外形上与众不同的右手了。每每想到这些,我也是心怀愧疚,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不及妈妈的乐观和坚强,没有爸爸的耐心和能干,但他们永远是我成长路上的榜样,激励着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相信,这所“学校”不仅教育子女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也存在着家庭成员之间互爱互敬、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我的爸爸妈妈在印象中就很少吵架,妈妈性格活泼直爽,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十分严厉,爸爸性情温和不善交际,对我和妹妹更多的是宠溺,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这个家都付出了百分百的爱意。你今天说想吃啥玩啥,明天他们就下手准备了。爸爸不善言谈,但冷不丁冒出一句话就让
你笑得前仰后合。妈妈果敢泼辣,但撒起娇来不亚于三岁孩子。上学那会儿不管我考的好还是不好,爸妈总会买礼物鼓励我,长大了不管我做什么也都默默支持着我。工作后遇到演讲比赛,妈妈争着吵着要做我的第一位观众,爸爸则是默默地看我的稿子提出建议,老两口依旧是把我当小学生一样看待。或许也正是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才有了性格活泼、爱好幽默、心智健全的我吧!
老爸老妈,在这里我要谢谢你们。咱家的这股风,我一定会尽力“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