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03 16:06:57
农产品电商发展调研报告[此文共1241字]

农产品电商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区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农产品电商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区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一)主要农产品种植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耕地面积7.8万亩。

1.设施及露地蔬菜共2.74万亩。包括:日光温室1.1万亩,共2163座大棚;塑料大棚(中棚)1.31万亩,其中双拱双膜大棚2102亩。设施种植品种主要有西红柿、西甜瓜、草莓、叶菜、青椒、樱桃、火龙果、无花果等。

2.经济林果共2.16万亩。其中:猕猴桃1.6万亩,葡萄0.35万亩,苹果、桃、樱桃等0.21万亩。

主要农产品种植及产量情况如下表:

农产品品种

种植面积(亩)

上市时间

产量(斤/亩)

西红柿

1000

12月-来年7月

9000

西甜瓜

900

4月-7月

8000

草莓

120

1月-5月

3500

叶菜

410

1月-12月

4000

青椒

300

3月-8月

4500

猕猴桃

16000

8月-10月

8500

葡萄

3500

5月-8月

5000

苹果

1400

7月-11月

6000

此外,珂瑞、农士达、青皮她园等合作社创新开展了“南果北种”及“新、特、奇”品种引进,发展火龙果、无花果、莲雾、甘蔗、蟠桃、秦红宝洋葱的种植,白芨育苗、盘装菜、羊肚菌、阳光玫瑰及生态养殖等,丰富我区农业生产种类,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均处于示范阶段,未形成规模。

(二)农产品品牌培育情况

1.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品牌培育步伐。目前,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7.48万亩,绿色认证2160亩、有机认证2281亩,“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109个,创建了省级农产品著名商标13个。

2.建成追溯平台,实现全程追溯。建成了杨陵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和追溯平台,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链接共享,将辖区内45家规模生产企业(合作社)和33家农资经销门店相关生产信息在网站进行公示。此外,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记录、产品检测数据等信息经“监管平台”审核合格后,方可打印张贴“杨凌安全农产品”二维码。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

(三)订单农业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1.订单农业。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初心农业公司及益之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京东签约发展“京东农场”;佳力园、旺丰园等合作社生产的盘装菜销往西安市场,供不应求。

2.合作社发展电商情况。全区共有合作社127家,其中运行较好的有42家,农产品销售均以田间地头批发为主、零售为辅,小部分农产品以微商、电商的形式销售。电商销售处于自发、无组织状态。42家合作社中,33户已经有注册商标,其中较知名的涉农商标有“农城一品”、“锦田”、“葡鑫”等以及“杨陵葡萄”地理标识商标,占比80%。其余9户均未注册商标,商品销售均以某合作社标识或无标识销售。

3.村集体发展电商情况。新集、帅家、田东、田西等村通过微信、淘宝等平台销售葡萄、猕猴桃、红薯等,但销量均较少。

4.杨陵区电商企业运营情况。目前,入驻示范区电商产业园的企业共有148户,其中较为活跃的电商企业35户,通过淘宝、京东、天猫、贝店、每日一淘、每日优先、天虹商场、拼多多等销售途径,以销售猕猴桃、苹果、柑橘、甜瓜、芒果、橙子以及杨凌本地特产为主。其中,杨凌润美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甘福园”、杨凌恒通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蒂农”。

二、存在问题

1.产品情况。区内农产品品种较为传统单一,个别新品种未达到规模效应,既不能满足区内需求,更不足以外销。已经做到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合作社占比仅有10%,其余合作社未能实现产品追溯。

2.品牌情况。生产者普遍存在重商标注册、轻品牌培育,“三品一标”认证积极性不高,且即便注册了涉农商标,由于缺乏整体推广宣传等原因,未有辨识度较高的商标,导致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3.销售情况。销售途径单一,缺乏牵头整合的主体。以田间地头“被动型”销售为主,不能自主定价,增产不增收。

《农产品电商发展调研报告[此文共124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