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此文共2323字]](https://img.hkplayer.com/upload/10399.jpg)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王朝仅存二世历时15年就灭亡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声名显赫的秦王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设计意图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一.秦的暴政
请学生浏览课本,阅读材料,思考归纳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之一:沉重的赋税;
秦的暴政之二:繁 ……此处隐藏1007个字……p>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
(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
质疑导学:学完了第9、10课,请试着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绩:他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秦始皇的过失: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修建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等)、陵墓(秦始皇陵)和万里长城,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他以刑杀为威(如:“焚书坑儒”),极其残暴。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总的来说,秦始皇的功大于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课堂小结】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得民心而得天下。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