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来谈学生的自主学习[此文共2748字]](https://img.hkplayer.com/upload/7840.jpg)
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心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些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本文就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
一、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应该变化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要让我们的教育使得孩子们爱学习,而 ……此处隐藏1489个字……活动的开展。
3、指导学习,主动质疑。
“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质疑”为切入,以学生“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间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积极参于整个教育过程。问题由他们提出,由他们解决,从某种角度讲,问题的提出是课堂学习的开始,问题的解决是课堂学习的结束。教师在其中仅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形式是:质疑——归纳——解疑——总结。
“质疑—归纳—解疑—总结”一改传统的教师注入、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