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体会

时间:2022-10-05 17:44:59
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体会[此文共2069字]

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体会

拿到七年级上册的这本部编语文教材,用“惊喜”、“有趣”四个字来形容心情,最为贴切而真实。

静下心来细细的翻看这套教材,发现与之前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大有不同,最令我高兴的是,课文总量减少了,但这并不是说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减少了,相反,老师们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咀嚼课文,要让学生“一课一得”,要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以往在教学中我的困扰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淡化语文要素的教学?缺乏这些,许多孩子学习语文越来越迷茫,抓不住语文的学习规律,语文学习变得愈加“缥缈”,令我欣喜若狂的是,部编本教材对于这部分的内容给予了老师们详细的指导,语文知识教学得到重视。尤其是语法修辞知识随文教读,化整为零,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对写作和理解都是极大的推进。人教版语文在某些方面还有些滞后,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漠视和淡化,造成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上进步很缓慢,部编语文教材增加语法修辞的实用性,不以掌握知识而目标,而以灵活的运用为目标。以第一单元为例,《春》之后附设“比喻”,正好该篇课文采取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借此机会引入比喻,则能化繁为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修辞法运用的精妙。《济南的冬天》之后附 ……此处隐藏799个字……文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传递精神正能量。诸葛亮的《诫子书》虽然是古文,但言简意赅,立意深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于当下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纪念白求恩》是特殊历史时代的文章,但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也能够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力争成为一个有益与社会的人。《植树的牧羊人》表面看是环保问题,深入看则是意志力、信念、守望希望,在贫瘠之地播种绿色,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布道精神,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是我们物质膨胀时代里,精神的稀缺品。

六是作文的指导有了具体的目标指引,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推进,再不像旧版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就是围绕着单元主题,让学生自由写作。教师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指导上特别地吃力,全凭个人的主观经验判断,故而导致写作教学高投入、低回报。写作缺乏微观的操作纲领。部编语文教材克服了这个弊端,如“学会记事”,给出了具体的步骤: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梳理记事线索,这是读写的有机结合,也会后续的写作提供了参照。再如“写人要抓住特点”,在指导方面也很有特点,方法点拨到位,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二是展开具体描写。三是要把人物放在事件当中。

七是综合性实践活动更加接地气,增加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贴近。如第一单元的“有朋自远方来”,活动逐步深入,第一个环节是:安排了“交友之道”,搜集古代交友方面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文章等。第二个环节是向朋友展示自我。这些主题,比较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刚好是开学初期,新同学需要互相认识。




《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体会[此文共206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