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科学高效学习方式

时间:2022-10-05 17:44:52
数学课堂科学高效学习方式[此文共2200字]

数学课堂是实现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的主阵地,只有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实现科学高效,才能产生1+1>2的效应。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课堂的导入、新授、练习、结课各环节尝试,总结了一套扎实、细致且行之有效的做法,以飨同行。

一、课始(导入环节)尽量突出数学情境。

情景创设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新教材在每课新知识的学习前都有一个导入性的情景,这些情境大多贴近儿童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但是,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实际,生搬硬套教材中情境,会怎样呢?记得听过一节这样的课,一年级的《青蛙吃害虫》,刚出示情境图,孩子们就议论开了:“老师,吃什么害虫呀”“青蛙也吃蜻蜓,蜻蜓是害虫吗?”等等,老师用了很长时间,才从教材设定的情景中走出来,而这时,课已大半,情景创设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学生对非数学的情境(如画面、色彩、情节)关注过度,反而使导课冗繁低效。我认为导课环节的情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课而异,因生而异,对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合理的增、删、添、改,尽量突出数学情境,适当保留非数学情境,让情境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否则有喧兵夺主之嫌。比如,有的情境南方孩子熟悉,北方孩子陌生,有的情境农村孩子熟悉而城里孩子陌生,这时就需要对情境进行改动。再比如讲《比一比》一课时,情境图提供给学生的是表示山的高度的数量,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直接弃用这一情境,而采用两位数大于一位数这一纯粹的数学旧知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经历猜想、讨论、验证三位数与两位数、四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关系来自己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让 ……此处隐藏1033个字……生们根据什么得出正确答案的?就是数感。新课标不正提倡培养学生数感吗?所以我们在探讨这节课时,认为,像这类题目,以后的课堂还应多多益善。

四、课尾(结课环节)注重拓展、总结评价和拔高设疑的作用。

介绍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家趣闻、或相关知识以拓展学生的兴趣,了解数学的渊源。例如,在学了《搭配》后,给学生介绍著名的“七桥问题”,在学了“质数、合数”之后,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

总结评价主要是通过自评、互评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优点和不足,谈感受,形成良好的赶、超、比、帮的学习氛围。

设疑思考,引出问题。比如:在《确定位置》一课的课尾设置了“一片经纬海域如此之大,假设有一艘船漏水,马上要沉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出船的位置,还需要了解方向与位置中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对下节内容(角度和方向)的思考,突出数学的实用性。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课尾,一教师这样设计问题:“我们班有68人,有34人今天的作业全对,老师一般说是六十八分之三十四,还是二分之一呢?”让学生在思考中离开课堂,促进学生对分数化简的兴趣。

另外,我认为在追求和运用现代学习方式的同时,不能摒弃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自身的讲解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选择学习方式时要考虑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师生的负担,要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力争使小学数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更加完善。

 

 


《数学课堂科学高效学习方式[此文共22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