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精神多篇新版感受

时间:2023-01-04 11:12:30
梁家河精神多篇新版感受[此文共4821字]

前言:梁家河精神多篇新版感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用“梁家河精神”武装头脑,打赢 脱贫攻坚 战。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梁家河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梁家河》精神心得1

今天,我有幸研读了《梁家河》一书,这本书以纪实文学形式真实再现了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生活,书中没有过多赞美夸大、没有华丽词语,都是基层群众最朴素的语言,生动讲述了习总书记从“黑五类”知青到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成长历程,也通过梁家河几十年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来展现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发展。

不忘根本、知恩图报。“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本书开篇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就讲述了习总书记离开四十年后再回到梁家河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与群众建立的深厚、质朴情谊。他始终没有忘记梁家河人民当年的恩情以及那些同甘共苦的小伙伴,1993年和2015年两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到延安调研时也不忘和插队时的小伙伴“团聚”。通过他的这些行动,能感受到习总书记是一位重情义的人,是梁家河人民心中的“好后生”。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党的根本宗旨,习总书记与梁家河群众那种血浓于水的质朴情谊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传承。作为一名神东保矿员工,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踏实工 ……此处隐藏3913个字……》一书在全国热学。“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道出了习近平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一种人生观。

根植于百姓,水乳交融。在梁家河,习近平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到习惯了一身泥土和粗茶淡饭,习近平是处处留心百姓的困苦,处处用心为百姓办实事的,他留心到了村民生活和劳动中的不便,用尽心思办成了陕北也是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打了一口甜水井,相继又办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村民的难题和困扰,也正是这份留心和用心,他和村民们日渐水乳交融。梁家河的农民养育了他,保护过他,在这里他也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畏艰苦磨砺,坚定信念。习近平是当时梁家河最年轻的知青,在最贫瘠的地方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入团、入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知青,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可能就会被击垮或退缩。但在逆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理想和信念,没有放松读书学习,正是这7年的磨砺,使他学到了大学问,使他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也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近平说“梁家河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不忘初心,多次回陕北回梁家河考察和看望乡亲们,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建设和乡亲们的生活。总书记始终将自己看做是黄土地的儿子,正是从农民中来,从艰苦的地方来,才能始终感知人民的需求,始终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学问,始终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梁家河精神多篇新版感受范文。

《梁家河精神多篇新版感受[此文共482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